注音 ㄊ一ˇ ㄑ一ˋ
拼音 tǐ qì
⒈ 指詩文的體制格調。
⒉ 指稟性,氣質。
⒊ 指氣血或氣息。
⒋ 指體質。
體氣「ㄊ一ˇ ㄑ一ˋ」
⒈ 人的品格。
引《三國志·卷六五·吳書·王蕃傳》:「蕃體氣高亮,不能承顏順指。」
⒉ 作者的精神本體及其所表現的氣質。通常指文章的格調而言。
引《文選·曹丕·典論論文》:「孔融體氣高妙,有過人者。」
⒊ 體質。
例如:「人的體氣不同,對氣候的適應能力也有差異。」
⒈ 指詩文的體制格調。
引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孔融 體氣高妙,有過人者,然不能持論,理不勝辭。”
明 胡應麟 《詩藪·古體上》:“擬《郊祀》,須得其體氣典奧處。”
⒉ 指稟性,氣質。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王蕃傳》:“蕃 體氣高亮,不能承顏順指。”
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“元禮 居八俊之上” 劉孝標 注引 三國 吳 姚信 《士緯》:“陳仲舉 體氣高烈,有王臣之節。”
《北史·元子華傳》:“子思 以手捋鬚,顧謂 子華 曰:‘君惡體氣。’”
⒊ 指氣血或氣息。
引三國 魏 嵇康 《養生論》:“愛憎不棲於性,憂喜不留於情,泊然無感,而體氣和平。”
晉 幹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二:“體氣甚急,狀若將死。”
⒋ 指體質。
引《資治通鑑·晉武帝泰始二年》:“帝曰:‘朕得奉瞻山陵,體氣自佳耳。’”
清 樑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鬆文清公》:“公身材僅中人,而體氣壯實。”
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一幕:“黃 妻:‘不過體氣是各人的不同。像新娘子這樣瘦弱,千萬做不得笨重生活的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