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睺羅詞語解釋 / 摩睺羅是什麽意思
「摩睺羅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ㄇㄛˊ ㄏㄡˊ ㄌㄨㄛˊ

拼音 mó hóu luó

⒈  梵語muhūrtu的音譯。極短暫的時間,相當於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,意譯為須臾。亦作“摩?羅”、“摩侯羅”、“摩訶羅”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摩睺羅「ㄇㄛˊ ㄏㄡˊ ㄌㄨㄛˊ」

⒈  以泥或其他材料製成的偶人,於七夕日供養;或珍藏裝飾之用。也作「魔合羅」。

⒉  受人喜愛的人物。也作「魔合羅」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梵語muhūrtu的音譯。極短暫的時間,相當於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,意譯為須臾。

《法苑珠林》卷三:“一息為一羅婆,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,翻為一須臾,三十摩睺羅為一日夜。”

⒉  亦作“摩侯羅”、“摩訶羅”。 唐、宋、元 習俗,用土、木、蠟等製成的嬰孩形玩具。多於七夕時用,為送子之祥物。語本梵語摩睺羅伽(Mahoraga)。

宋 周密 《乾淳歲時記》:“七夕節物,多尚果食茜雞及泥孩兒,號摩睺羅,有極精巧飾以金珠者,其值不貲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這塊玉上尖下圓,好做一個摩侯羅兒。”
元 杜仁杰 《集賢賓·七夕》曲:“沉李浮瓜餚饌美,把幾個摩訶羅兒擺起。”
清 張爾岐 《蒿庵閒話》卷一:“或曰:化生,摩侯羅之異名。宮中設此,以為生子之祥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摩字解釋睺字解釋羅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