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ㄨㄞˋ ㄅㄨˇ
拼音 wài bǔ
⒈ 舊時稱京官外調。
⒉ 指地方官。
引《後漢書·孝安帝紀》:“公府通調,令得外補。”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三:“加直昭文館,以父老,求外補。”《剪燈餘話·賈雲華還魂記》:“生雖居清要,而心念 雲華,未嘗蹔舍,因求外補。”
引宋 范仲淹 《饒州謝上表》:“伏蒙皇帝陛下,惟天為量,無大不容,與日垂光,何微弗照,止削內朝之職,仍分外補之符。”
外字解釋、 補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