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ㄢˋ ㄖㄢˊ
拼音 àn rán
⒈ 隱晦深遠,不易為人所見。
⒉ 昏暗貌;暗淡無光的樣子。
闇然「ㄢˋ ㄖㄢˊ」
⒈ 幽暗不明顯的樣子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君子之道,闇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」
⒈ 隱晦深遠,不易為人所見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故君子之道,闇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”
鄭玄 注:“言君子深遠難知,小人淺近易知。”
孔穎達 疏:“言君子以其道德深遠謙退,初視未見,故曰闇然。”
宋 楊億 《次韻和盛博士寄贈虞部李郎中之什》:“門牆日已峻,德望闇然彰。”
清 曾國藩 《養晦堂記》:“有君子人者,常終身幽默,闇然深退,彼豈生與人異性,誠見乎其大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。”
⒉ 昏暗貌;暗淡無光的樣子。
引戰國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闇然而暝,忽不知處。”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豈知山嶽闇然,江湖潛沸。”
唐 白居易 《為宰相賀殺賊表》:“宿寇遺孽,闇然銷亡;四海九洲,廓然清晏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五章:“庚大名洋溢,人皆加敬;辛則名字闇然,與草木同腐焉。”
⒊ 沉默貌。
引漢 劉向 《說苑·至公》:“始皇 闇然無以應之,面有慙色。”
《後漢書·杜林傳》:“及 巨集(衛巨集 )見 林,闇然而服。”
⒋ 忽然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六:“其刑罰繁而信,其誅殺猛而必,闇然如電擊之,如牆壓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