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脫詞語解釋 / 條脫是什麽意思
「條脫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ㄊ一ㄠˊ ㄊㄨㄛ

拼音 tiáo tuō

⒈  古代臂飾。呈螺旋形,上下兩頭左右可活動,以便緊鬆。一副兩個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條脫「ㄊ一ㄠˊ ㄊㄨㄛ」

⒈  腕釧、手鐲。古代婦女的臂飾,以捶扁的金銀條繞製成螺旋形,約三至八圈,兩端另用金銀絲編製成環套,可活動調節鬆緊。

唐·李商隱〈中元作〉詩:「羊權雖得金條脫,溫嶠終虛玉鏡臺。」
宋·無名氏《李師師外傳》:「嗣後師師生辰,又賜珠鈿、金條脫各二事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臂飾。呈螺旋形,上下兩頭左右可活動,以便緊鬆。一副兩個。參閱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辨誤一》。

南朝 樑 陶弘景 《真誥·運象·綠萼華詩》:“贈詩一篇並致火澣布手巾一枚、金玉條脫各一枚。條脫似指環而大,異常精好。”
唐 李商隱 《李夫人歌》:“蠻絲繫條脫,妍眼和香屑。”
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辨誤》:“文宗 問宰臣:‘條脫是何物?’宰臣未對,上曰:‘《真誥》言, 安妃 有金條脫為臂飾,即金釧也。’”
明 陳繼儒 《枕譚·條脫》:“條脫,臂飾也。”
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秀姑》:“女脫臂上紫金條脫為贈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條字解釋脫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