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遷詞語解釋 / 司馬遷是什麽意思
「司馬遷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ㄙ ㄇㄚˇ ㄑ一ㄢ

拼音 sī mǎ qiān

⒈  (公元前145/前135—?)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和思想家。字子長。夏陽(今陝西韓城南)人。早年遊歷各地,遍訪民間風俗,採集傳說。初任郎中,後繼父任太史令,得讀國家藏書。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與唐都等人改定太初曆。漢將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,率軍投降。司馬遷因為之申辯獲罪下獄,受腐刑,出獄後任中書令,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。人稱其書為《太史公書》,後稱《史記》。是中國最早的記傳體通史。其書傳記語言生動,人物形象鮮明,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。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。

Sima Qian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司馬遷「ㄙ ㄇㄚˇ ㄑ一ㄢ」

⒈  人名。(西元前145~前86)​字子長,西漢人。生於龍門,年輕時遊歷宇內,後以四十二歲之齡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,並承遺命著述。後因李陵降匈奴事,遷為之辯護,觸怒武帝下獄,受腐刑。後為中書令,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(後稱《史記》)​,上起黃帝,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,共一百三十篇,五十二萬餘言,為紀傳體之祖,亦為通史之祖。因具良史之才,所作史記又為正史之宗,故後世稱司馬遷為「史遷」。又《漢書藝文志》載有所著之賦八篇,今僅見悲士不遇賦。

相關漢字解釋

司字解釋馬字解釋遷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