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ㄊㄨㄟˋ ㄖㄢˊ
拼音 tuì rán
⒈ 柔和;柔弱。
⒉ 謙卑;恬退。
⒈ 柔和;柔弱。
引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文子 其中,退然如不勝衣。”
鄭玄 注:“中,身也;退,柔和貌。”
清 歸莊 《書蔣孝子》:“﹝ 蔣生 ﹞退然如不勝衣,而辭氣藹然,謹厚朴雅人也。”
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夫 中國 在昔,本尚物質而疾天才矣,先王之澤,日以殄絶,逮蒙外力,乃退然不可自存。”
⒉ 謙卑;恬退。
引唐 柳宗元 《與太學諸生喜詣闕留陽城司業書》:“太學生聚為朋曹,侮老慢賢……有凌傲長上,而誶駡有司者。其退然自克,特殊於眾人者無幾耳。”
《宋史·吳芾傳》:“﹝ 吳芾 ﹞與 秦檜 舊故,至是 檜 已專政, 芾 退然如未嘗識。”
清 姜承烈 《<書影>序》:“顧先生退然不敢自居,取昔人所云‘老年讀書僅存影子於胸’之義,故名曰‘影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