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墀詞語解釋 / 丹墀是什麽意思
「丹墀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ㄉㄢ ㄔˊ

拼音 dān chí

⒈  宮殿前的紅色臺階及臺階上的空地。

red steps leading up to a imperial palace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丹墀「ㄉㄢ ㄔˊ」

⒈  屋宇前面沒有屋簷覆蓋的平臺,因古時多塗成紅色,故稱為「丹墀」。常用在宮殿或廟宇的正殿等具儀典性的建築物前。

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:「右平左墄,青瑣丹墀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三七回》:「大門過去,一個大天井。又幾十層高坡上去,三座門。進去一座丹墀。左右兩廊,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指宮殿的赤色臺階或赤色地面。

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右平左墄,青瑣丹墀。”
《漢書·外戚傳下·孝成班倢伃》:“俯視兮丹墀,思君兮履綦。”
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丹墀,赤地也。”
《宋書·百官志上》:“殿以胡粉塗壁,畫古賢烈士。以丹朱色地,謂之丹墀。”
唐 李嘉祐 《送王端赴朝》詩:“君承明主意,日日上丹墀。”
《說唐》第五七回:“叔寶 來到丹墀,山呼萬歲。”

⒉  指官府或祠廟的臺階。

《說岳全傳》第七回:“旗牌官領命,將五人傳入,到丹墀跪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七回:“﹝ 泰伯祠 ﹞三座門。進去一座丹墀。左右兩廊,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。中間是五間大殿,殿上 泰伯 神位,面前供桌,香爐、燭臺。殿後又一個丹墀,五間大樓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丹字解釋墀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