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編殘簡詞語解釋 / 斷編殘簡是什麽意思
「斷編殘簡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ㄉㄨㄢˋ ㄅ一ㄢ ㄘㄢˊ ㄐ一ㄢˇ

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

詞類成語

⒈  編:穿簡用的皮條或繩子。零落不全的簡冊。比喻殘缺的書籍或文章。

凡周漢以降,金石遺文,斷編殘簡,一切綴拾,研稽異同,立說於左,的的可表證,謂之集古錄。——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

stray fragments of text; incomplete parts of ancient books;

⒉  亦說“斷簡殘編”、“殘編斷簡”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斷編殘簡「ㄉㄨㄢˋ ㄅ一ㄢ ㄘㄢˊ ㄐ一ㄢˇ」

⒈  編,串連簡片的繩子。簡,古代供書寫用的狹長形竹、木片。斷編殘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文章。也作「斷簡殘編」、「殘編斷簡」、「殘章斷簡」。

《宋史·卷三一九·歐陽修傳》:「好古嗜學,凡周、漢以降金石遺文、斷編殘簡,一切掇拾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殘缺不全的古籍。簡,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。編,穿簡的皮條。

宋 黃庭堅 《讀書呈幾復》詩之一:“身入群經作蠹魚,斷編殘簡伴閒居。”
《宋史·歐陽脩傳》:“﹝ 歐陽脩 ﹞好古嗜學,凡 周 漢 以降,金石遺文,斷編殘簡,一切掇拾,研稽異同,立説於左,的的可表證,謂之《集古録》。”
亦省作“斷編”。 宋 蘇舜欽 《冬夕偶書》詩:“玉顏皓齒他人樂,獨守殘燈理斷編。”
元 劉因 《平昔》詩:“人間萬事思空遍,依舊西窻理斷編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斷字解釋編字解釋殘字解釋簡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