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ㄏㄨㄢˋ ㄓㄨㄛˊ
拼音 huàn zhuó
⒈ 亦作“澣濯”。
⒉ 洗滌。
⒊ 指洗過多次的衣服;舊衣。
⒋ 洗雪、清除(恥辱、過惡等)。
⒈ 亦作“澣濯”。
⒉ 洗滌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八八五引 漢 桓譚 《新論》:“呂仲子 婢死,有女四歲,數來為沐頭浣濯。”
唐 司空圖 《華帥許國公德政碑》:“王恭勤備至,浣濯必親。”
明 宋應星 《天工開物·結繭》:“若 嘉 湖 產絲成衣,即入水浣濯百餘度,其質尚存。”
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醒世文》:“遍體泥汙難浣濯,受多風寒便生瘟。”
⒊ 指洗過多次的衣服;舊衣。
引《新唐書·食貨志二》:“是時,因 德宗 府庫之積,頗約費用,天子身服澣濯。”
⒋ 洗雪、清除(恥辱、過惡等)。
引《後漢書·第五倫傳》:“三輔論議者,至雲以貴戚廢錮,當復以貴戚浣濯之,猶解酲當以酒也。”
清 歐陽巨源 《<官場現形記>序》:“而現在之恥,則未有不思浣濯之以滌其汙,彌縫之以泯其跡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