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ㄈㄨˇ ㄗㄠˊ ㄏㄣˊ
拼音 fǔ záo hén
⒈ 用斧鑿削刻留下的痕跡。
⒉ 比喻詩文刻意造作的痕跡。
斧鑿痕「ㄈㄨˇ ㄗㄠˊ ㄏㄣˊ」
⒈ 比喻詩文繪畫過於刻意經營,以致顯得造作而不自然。
引唐·韓愈〈調張籍〉詩:「徒觀斧鑿痕,不矚治水航。」
⒈ 用斧鑿削刻留下的痕跡。
引唐 韓愈 《調張籍》詩:“徒觀斧鑿痕,不矚治水航。”
⒉ 比喻詩文刻意造作的痕跡。
引宋 惠洪 《冷齋夜話·諸葛亮劉伶陶潛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》:“李格非 善論文章,嘗曰:諸葛孔明 《出師表》、 劉伶 《酒德頌》、 陶淵明 《歸去來詞》、 李令伯 《陳情表》,皆沛然從肺腑中流出,殊不見斧鑿痕。”
宋 陳善 《捫蝨新話·文中有詩詩中有文》:“謝元暉 曰:‘好詩圓美流暢如彈丸。’此所謂詩中有文也……觀 子美 到 夔州 以後詩,簡易純熟,無斧鑿痕,信是如彈丸矣!”
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易安 《聲聲慢》詞……後闋又云:‘到黃昏點點滴滴’,又使疊字,俱無斧鑿痕。”
《文學報》1987.2.26:“全詩情隨景移,開闔自如……又十分熨貼,沒有斧鑿之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