頑民詞語解釋 / 頑民是什麽意思
「頑民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ㄨㄢˊ ㄇ一ㄣˊ

拼音 wán mín

⒈  本指殷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周朝統治的人。《書·畢命》:“毖殷頑民,遷於洛邑,密邇王室,式化厥訓。”孔傳:“惟殷頑民,恐其叛亂,故徙於洛邑,密近王室,用化其教。”宋趙與時《賓退錄》卷十:“'武王克商,遷九鼎於洛邑,義土猶或非之。'義士即《多士》所謂'遷殷頑民'者也。由周而言,則為頑民;由商而論,則為義士矣。”郭沫若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:“殷人被征服了以後事實上是作了奴隸,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,周室的人稱他們為'蠢殷',稱他們為'頑民',一直到春秋戰國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後人當蠢人看待。”後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人。

⒉  愚妄不化的人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頑民「ㄨㄢˊ ㄇ一ㄣˊ」

⒈  不服從政府命令的人民。

《書經·畢命》:「毖殷頑民,遷於洛邑。」
《老殘遊記·第七回》:「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本指 殷 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 周 朝統治的人。

《書·畢命》:“毖 殷 頑民,遷於 洛邑,密邇王室,式化厥訓。”
孔 傳:“惟 殷 頑民,恐其叛亂,故徙於 洛邑,密近王室,用化其教。”
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十:“‘ 武王 克 商,遷九鼎於 洛邑,義土猶或非之。’義士即《多士》所謂‘遷 殷 頑民’者也。由 周 而言,則為頑民;由 商 而論,則為義士矣。”
郭沫若 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:“殷 人被征服了以後事實上是作了奴隸,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, 周 室的人稱他們為‘蠢 殷 ’,稱他們為‘頑民’,一直到 春秋 戰國 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後人當蠢人看待。”
後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人。 宋 歐陽修 《晉祠》詩:“頑民盡遷高壘削,秋草自緑埋空垣。”
清 戴名世 《王學箕傳》:“況 明 統三百年之久,豈可無一義士,四海之大,乃不許有一頑民哉!”
魯迅 《吶喊·頭髮的故事》:“頑民殺盡了,遺老都壽終了,辮子早留定了, 洪 楊 又鬧起來了。”

⒉  愚妄不化的人。

唐 歐陽詹 《回鸞賦》:“於時厥有頑民,從愚至逆。”
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健訟之誤》:“凡謂頑民好訟者,曰‘嚚訟’,曰‘終訟’,可也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七回:“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,及失業的頑民,胡亂搶劫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頑字解釋民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