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ㄨˊ ㄋㄞˇ
拼音 wú nǎi
⒈ 莫非;豈非。
⒉ 猶無奈。
毋乃「ㄨˊ ㄋㄞˇ」
⒈ 豈非、莫非、未免、只恐,表示推測的語氣。也作「無乃」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「是教敝邑背盟誓也!毋乃不可乎?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青鳳》:「旨酒自飲,不一邀主人,毋乃太吝?」
近或者
⒈ 莫非;豈非。
引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君反其國而有私也,毋乃不可乎?”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今廢先王德教之官,而獨任執法之吏治民,毋乃任刑之意與?”
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百四十村》:“周叟 頗喜飲,今不來賣薪,又不來稱祝,毋乃病乎?”
⒉ 猶無奈。
引宋 趙時庚 《金漳蘭譜·品蘭高下》:“雖有不韙之謂,毋乃地邇而氣殊,葉萎而花蠹,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?”
清 姜埰 《秋懷》詩:“君子守故轍,毋乃見者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