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ㄒ一ㄚˋ ㄅㄨ
拼音 xià bū
⒈ 申後五刻,即下午五時三刻。
⒈ 申後五刻,即下午五時三刻。
引《素問·標本病傳論》:“夏下晡。”
王冰 注:“下晡,謂日下於晡時,申之後五刻也。”
《漢書·天文志》:“而 漢 魏鮮 集臘明正月旦決八風……旦至食,為麥;食至日跌,為稷;跌至晡,為黍;晡至下晡,為叔;下晡至日入,為麻。”
《史記·天官書》“跌”作“昳”,“晡”作“餔”,“叔”作“菽”。 《宋書·王鎮惡傳》:“下晡間,於金城東門北三十步鑿城作一穴, 桓(王桓 )便先眾入穴, 鎮惡 自後繼之。”
清 惲敬 《東路記》:“二十七日下晡發。行六十里,宿 荏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