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ㄊㄨㄥˊ ㄖㄣˊ
拼音 tóng rén
⒈ 銅鑄的人像。
⒉ 指銅製人體鍼灸經絡穴位模型。最早為宋王惟一於天聖五年(公元1027年)創鑄。
銅人「ㄊㄨㄥˊ ㄖㄣˊ」
⒈ 古代以銅鑄為人形,用來裝飾宮殿、廟門,上面常刻有文字。
引《後漢書·卷八·孝靈帝紀》:「復修玉堂殿,鑄銅人四,黃鐘四,及天祿、蝦蟆。」
宋·蘇軾〈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〉詩二首之二:「摩挲古銅人,歲月不可計。」
⒈ 銅鑄的人像。
引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建章、未央、長樂宮 鍾虡銅人皆生毛,長一寸所,時以為美祥。”
唐 韓翃 《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》詩:“井上銅人行見無,湖中石燕飛應盡。”
郁達夫 《遇釋無鄰知舊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》詩:“食子只今迷日月,銅人應更泣觚稜。”
⒉ 指銅製人體鍼灸經絡穴位模型。最早為 宋 王惟一 於 天聖 五年 公元1027年 創鑄。
引宋 李薦 《寒食》詩:“我亦茅簷自鑽燧,煨針燒艾檢銅人。”
清 黃宗羲 《王徵南墓誌銘》:“凡搏人皆以其穴。死穴、暈穴、啞穴,一切如銅人圖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