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ㄗㄟˊ ㄌㄨㄢˋ
拼音 zéi luàn
⒈ 為非作歹,製造混亂。
⒉ 禍亂。
⒊ 指亂臣賊子。
⒈ 為非作歹,製造混亂。
引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今之所謂士仕者,汙漫者也,賊亂者也,恣睢者也,貪利者也,觸抵者也,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者也。”
唐 李華 《質文論》:“文則奢,奢則不遜,不遜則詐,其行也痼瘠,天下詐極則賊亂。”
⒉ 禍亂。
引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蝕大角,主命者惡之;心,則為內賊亂也。”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“大史書曰‘ 趙盾 弒其君’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國內自有賊亂,非我所能禁之,故越境得免,由義絶故也。”
⒊ 指亂臣賊子。
引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故曰朝廷亡人,則為賊亂所輕,其道自然也。”
《後漢書·獨行傳·譙玄》:“夫警衛不脩,則患生非常。忽有醉酒狂夫,分爭道路,既無尊嚴之儀,豈識上下之別。此為 胡 狄 起於轂下,而賊亂髮於左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