紛若詞語解釋 / 紛若是什麽意思
「紛若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ㄈㄣ ㄖㄨㄛˋ

拼音 fēn ruò

⒈  盛多貌。

⒉  混亂;多而雜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紛若「ㄈㄣ ㄖㄨㄛˋ」

⒈  盛多的樣子。

《易經˙巽卦˙九二》:「巽在床下,用史巫紛若,吉無咎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盛多貌。

《易·巽》:“巽在床下,用史巫紛若,吉無咎。”
孔穎達 疏:“紛若者,盛多之貌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而管見之屬,謂仙法當具在於紛若之書及於祭祀拜伏之間而已矣。”
宋 陸游 《自遣》詩:“客少勝紛若,家貧亦晏如。”

⒉  混亂;多而雜。

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策傳》“時 袁術 僭號, 策 以書責而絶之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見當世之紛若,欲大舉以臨之,適足趣禍。”
宋 蘇軾 《復改科賦》:“探經義之淵源,是非紛若;考辭章之聲律,去取昭然。”
清 黃宗羲 《汪扶晨詩序》:“昔吾夫子以興、觀、群、怨論詩……蓋古今事物之變雖紛若,而以此四者為統宗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紛字解釋若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