靃靡詞語解釋 / 靃靡是什麽意思
「靃靡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ㄏㄨㄛˋ ㄇ一ˊ

拼音 huò mí

⒈  草木細弱,隨風披拂貌。

⒉  指草木茂密貌。

⒊  紛錯的草木花卉。

⒋  喻衰世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草木細弱,隨風披拂貌。

《楚辭·劉安<招隱士>》:“青莎雜樹兮,薠草靃靡。”
王逸 注:“隨風披敷。”
洪興祖 補註:“靃靡,弱貌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婆羅痆斯國》:“果木扶疏,茂草靃靡。”
唐 顧況 《白鷺汀》詩:“靃靡汀草碧,淋森鷺毛白。”

⒉  指草木茂密貌。

唐玄宗 《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詩序:“時雨近霽,西郊靃靡而一色;炎雲作峰,南山嵯峨而異勢。”

⒊  紛錯的草木花卉。

劉師培 《文說·宗騷》:“詳記禮制,侈列物名,冠劍陸離,輿衞紛溶,雲旗星蓋,邃宇高堂,靃靡千名,鏤錯萬狀……此則考名物者所當稽也。”

⒋  喻衰世。

南朝 宋 鮑照 《觀漏賦》:“徒嬰刃而知懼,豈潛機之能覺。惟生經之靃靡,亦悲長而懽促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靃字解釋靡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