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ㄉㄨ ㄅ一ˇ
拼音 dū bǐ
⒈ 周公卿、大夫、王子弟的采邑,封地。
⒉ 京城和邊邑。
⒊ 美好和醜陋。
都鄙「ㄉㄨ ㄅ一ˇ」
⒈ 古代王侯子弟公卿大夫的采邑。
⒉ 京師與邊城。
引《文選·潘岳·藉田賦》:「於斯時也,居靡都鄙,民無華裔。」
⒈ 周 公卿、大夫、王子弟的采邑,封地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則治都鄙。”
鄭玄 注:“都鄙,公卿大夫之采邑,王子弟所食邑。”
孫詒讓 正義:“凡公卿大夫貴戚有功德,得世祿者,皆頒邑以為其祿,是謂采邑;在王子弟無官者,雖無祿,而得以恩澤食邑。”
⒉ 京城和邊邑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子產 使都鄙有章。”
杜預 注:“國都及邊鄙。”
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天奪吾食,都鄙荐饑。”
韋昭 注:“都,國也,鄙,邊邑也。”
借指全國。 宋 蘇轍 《西掖告詞·張元方權發遣府界提點》:“然朝廷置使以糾察政刑,則與諸道比。蓋所以詳治都鄙,而儀刑四方,不可不慎也。”
⒊ 美好和醜陋。
引《文選·馬融<長笛賦>》:“是以尊卑都鄙,賢愚勇懼。”
李善 注:“毛萇 《詩傳》曰:‘ 子都,世之美好者;鄙,陋也。’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五章:“貧富相耀,都鄙相驚,貴賤相形,愚智相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