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ㄊㄨㄥ ㄖㄨˊ
拼音 tōng rú
⒈ 指通曉古今、學識淵博的儒者。
通儒「ㄊㄨㄥ ㄖㄨˊ」
⒈ 博學多聞,言行可資效法的讀書人。
引《後漢書·卷三六·賈逵傳》:「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,……學者宗之,後世稱為通儒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八回》:「俗語說得好:『與其出一個斲削元氣的進士,不如出一個培養陰隲的通儒。』」
⒈ 指通曉古今、學識淵博的儒者。
引《尉繚子·治本》:“野物不為犧牲,雜學不為通儒。”
《後漢書·賈逵傳》:“逵 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,又作詩、頌、書、連珠、酒令凡九篇,學者宗之,後世稱為通儒。”
宋 蘇軾 《答試館職人啟》:“職在翰苑,當發策而莫辭,識匪通儒,懼品藻之不稱。”
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之變遷》:“及 乾 嘉 之際,通儒輩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