鳲鳩詞語解釋 / 鳲鳩是什麽意思
「鳲鳩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ㄕ ㄐ一ㄡ

拼音 shī jiū

⒈  即布穀,亦作尸鳩。一種常見的鳥,上體灰褐色,下體白色而具暗色橫斑,其顯著特點是雙音節叫聲,並把卵產於別的鳥巢中為它孵化。

鳲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——《詩·曹風·鳲鳩》

cuckoo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鳲鳩「ㄕ ㄐ一ㄡ」

⒈  布穀鳥。晉·郭璞·注:「今之布穀也,江東呼為獲谷。」也作「尸鳩」。

《爾雅·釋鳥》:「鳲鳩,鴶鵴。」

⒉  《詩經·曹風》的篇名。共四章。

根據詩序:「鳲鳩,刺不壹也。在位無君子用心之不壹也。」
首章二句為:「鳲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即布穀。參見“布穀”。

《詩·曹風·鳲鳩》:“鳲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”
毛 傳:“鳲鳩,秸鞠也。鳲鳩之養七子,朝從上下,莫從下上,平均如一。”
鄭玄 注:“興者,喻人君之德當均一於下也。”
後用為君以仁德待下的典實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七子均養者,鳲鳩之仁也。”
唐 元稹 《授牛元翼成德軍節度使制》:“而又忠孝謹廉,慈仁和惠,愛養士伍,均如鳲鳩,鎮之三軍,爭在麾下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楚國太夫人陳氏墓誌銘》:“侔仁鳲鳩,以母諸子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鳲字解釋鳩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