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ㄔㄚˋ ㄈㄚˇ
拼音 chà fǎ
⒈ 吏部選授官吏的條例,又稱《差注條法》。
⒉ 指徭役賦斂。
⒊ 猶做法。
差法「ㄔㄚˋ ㄈㄚˇ」
⒈ 方法、辦法。
引元·無名氏《爭報恩·第一折》:「偌長的身子,則怕人看見。你低著腰 把那腳抬得輕著,這等的差法,也著人教你。」
⒉ 賦斂、徵調稅賦。
引元·馬致遠《漢宮秋·第一折》:「你便晨挑菜,夜看瓜,春種穀,夏澆麻,情取棘針門粉壁上除了差法。」
⒈ 吏部選授官吏的條例,又稱《差注條法》。
引《宋史·選舉志四》:“吏部尚書 蔡洸 以改官、奏薦、磨勘、差注等條法,分門編類,名《吏部條法總類》。”
《續資治通鑑·宋理宗寶慶三年》:“諸道檢法官,照條格差法,憲司毋得妄闢。”
⒉ 指徭役賦斂。
引元 馬致遠 《漢宮秋》第一折:“你便晨挑菜,夜看瓜,春種穀,夏澆麻,情取棘針門粉壁上除了差法。”
⒊ 猶做法。
引元 無名氏 《爭報恩》第一折:“你低著腰,把那腳抬得輕著。這等的差法,也著人教你!赤赤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