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ㄌㄡˋ ㄓ
拼音 lòu zhī
⒈ 亦作“漏卮”。
⒉ 底上有孔的酒器。
⒊ 比喻利權外溢。
⒋ 比喻飲量極大。
漏巵「ㄌㄡˋ ㄓ」
⒈ 古代一種有漏孔的圓形盛酒器。
引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本議》:「故川源不能實漏巵,山海不能贍溪壑。」
《文選·曹植·與吳季重書》:「食若填巨壑,飲若灌漏巵。」
⒉ 漏洞。
引《福惠全書·卷六·錢穀部·總論》:「至於漕項,惟收之便民而塞倉中之漏巵。」
⒊ 豪飲之士。
引《洛陽伽藍記·卷三·報德寺》:「肅初入國,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,常飯鯽魚羹,渴飲茗汁,京師士子道肅一飲一斗,號為『漏巵』。」
⒋ 比喻權力外溢。
⒈ 亦作“漏卮”。
⒉ 底上有孔的酒器。
引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今夫霤水足以溢壺榼,而 江 河 不能實漏巵,故人心猶是也。”
唐 邵謁 《秋夕》詩:“惡命如漏巵,滴滴添不滿。”
明 張居正 《壽襄王殿下序》:“江海雖大也,以奉漏巵,則沒世不能取盈焉。”
清 魏源 《次韻前出塞》之五:“傾澤塞漏卮,鞭驥歸駑群。”
⒊ 比喻利權外溢。
引清 包世臣 《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》:“漏巵之塞,必在厲禁菸土。”
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鹽茶裕課》:“國家財賦之入,自地丁外,則鹽課其最也。然五百七十餘萬之歲額,其漏卮為不少矣!”
魯迅 《準風月談·禁用和自造》:“然而他們不怕‘漏卮’麼?不,他們自己來製造,而且還要運到 中國 來。”
⒋ 比喻飲量極大。
引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正覺寺》:“京師士子,道 肅 一飲一斗,號為‘漏巵’。”
唐 李德裕 《秋聲賦》:“賦掩漏卮之妙,文同蟠木之精。”
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癖嗜》:“王肅 喜茗,一飲一斗,人號‘漏巵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