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喪詞語解釋 / 停喪是什麽意思
「停喪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ㄊ一ㄥˊ ㄙㄤˋ

拼音 tíng sàng

⒈  人死後殯而不葬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停喪「ㄊ一ㄥˊ ㄙㄤˋ」

⒈  人死後,已斂而停靈不葬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五七回》:「周瑜停喪於巴丘。」

⒉  停止服喪。

清·顧炎武《日知錄·卷一八·停喪》:「停喪之事,自古所無。自建安離析,永嘉播竄,於是有不得已而停者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人死後殯而不葬。

《晉書·賀循傳》:“﹝ 循 ﹞後為 武康 令,俗多厚葬,及有拘忌迴避歲月,停喪不葬者, 循 皆禁焉。”
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類·吳東昇》:“年八十,臨終作詩曰:……停喪止可經旬外,出殯須行徑路中。”
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停喪》:“停喪之事,自古所無。自 建安 離析, 永嘉 播竄,於是有不得已而停者。 常煒 言:‘ 魏 晉 之制,祖、父未葬者,不聽服官。’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停字解釋喪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