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ㄑ一ㄥ ㄐ一
拼音 qīng jī
⒈ 見“輕齎”。
輕齎「ㄑ一ㄥ ㄐ一」
⒈ 方便攜帶的裝備。
引《漢書·卷五十五·霍去病傳》:「約輕齎,絕大幕。」
唐·杜甫〈水宿遣興奉呈群公〉詩:「餘波期救涸,費日苦輕齎。」
⒈ 亦作“輕賫”。 隨身攜帶的少量糧食。
引《史記·衛將軍驃騎列傳》:“約輕齎,絶大幕。”
《漢書》引此文 顏師古 注:“輕齎者,不以輜重自隨,而所齎糧食少也。一曰齎字與資同,謂資裝也。”
⒉ 攜帶少量資財。
引《後漢書·朱儁傳》:“儁乃羸服間行,輕齎數百金到京師,賂主章吏,遂得刊定州奏。”
宋 蘇軾 《論綱梢欠折利害狀》:“所支錢米,決不能贍養其家,不免乞取,既冒深法,必須重賂,輕齎密行,交付其押綱。”
⒊ 謂攜帶的資斧逐漸告罄。一本作“輕賫”。
引唐 杜甫 《水宿遣興奉呈群公》詩:“餘波期救涸,費日苦輕齎。”
仇兆鰲 注:“本期餘波救涸,乃日久而齎資已竭矣。”
⒋ 便於攜帶。
引《宋史·食貨志下二》:“自當十錢行,以一夫而負八十千,小車載四百千,錢既為輕齎之物,則告牒為滯貨,鹽鈔非得虛抬之息則不行。”
清 馮桂芬 《用錢不廢銀議》:“銀之利在輕齎,不廢其輕齎之利也。銀之害在匱乏,不受匱乏之害也。”
⒌ 輕齎銀。參見“輕齎銀”。
引《元典章新集·戶部·錢糧》:“諸人告發倉官人等結攬輕賫,飛走官糧。”
《明史·倪嶽傳》:“朝廷出帑藏給邊,歲為銀數十萬。 山西、河 南輸輕齎於邊者,歲不下數十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