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ㄑ一ㄣ ㄩˊ
拼音 qīn yú
⒈ 侵奪,從中侵吞牟利。
侵漁「ㄑ一ㄣ ㄩˊ」
⒈ 掠奪他人財物,謀人之利,如漁人捕魚一般。
引《韓非子·孤憤》:「朋黨侵漁,比周相與。」
《漢書·卷九九·王莽傳中》:「督大奸猾擅弄兵者,皆便為奸於外,撓亂州郡,貨賂為市,侵漁百姓。」
⒈ 侵奪,從中侵吞牟利。
引《韓非子·孤憤》:“大臣挾愚汙之人,上與之欺主,下與之收利侵漁,朋黨比周,相與一口。”
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今小吏皆勤事,而奉祿薄,欲其毋侵漁百姓,難矣。”
《新唐書·高季輔傳》:“為政之道,期於易從,不恤其匱,而須其廉,正恐巡察歲出,輶軒繼軌,而侵漁不息也。”
清 魏源 《湖北崇陽縣知縣師君墓誌銘》:“於是把持之生監與侵漁之書役,交相為難,各執一詞,弱肉強食,如圜無端。”
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五章:“元璋 把徵糧和運糧的權力交給地主,以為‘這個辦法是以良民治良民,必無侵漁之患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