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ㄉㄢˋ ㄉㄤˋ
拼音 dàn dàng
⒈ 水迂迴緩流貌。引申為和舒。
⒉ 猶含糊。
⒊ 猶散淡;悠閒自在。
⒈ 水迂迴緩流貌。引申為和舒。
引唐 陳子昂 《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》詩:“春風正淡蕩,白露已清泠。”
明 賈仲名 《金安壽》第一折:“繡幃中淡蕩春風,紅浪輕翻翠被重。”
清 毛祥麟 《墨餘錄·平原聞詩記》:“對景一吟,意惟清麗,如朝煙夕霞,別具一種淡蕩可人之致,斯亦已耳。”
⒉ 猶含糊。
引冰心 《往事二》八:“一切離別恨都不是淡蕩的,猶疑的;是分明的,真切的,急如束溼的。”
⒊ 猶散淡;悠閒自在。
引清 錢謙益 《感嘆舊遊如在宿昔作此詩以寄之》:“羨君真作淡蕩人,閒即牽舟湖上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