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ㄒㄩㄥ ㄔㄡˇ
拼音 xiōng chǒu
⒈ 對敵人或叛亂者的蔑稱。
⒈ 凶惡不善。
引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“太子官屬,宜搜選令德,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?其為不祥,莫與大焉。”
⒉ 指凶惡不善之人。
引《陳書·孔奐傳》:“吾性命有在,雖未能死,豈可取媚凶醜,以求全乎?”
《新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今凶醜略平,乃作法審官之時,宜從老臣始。”
對敵人或叛亂者的蔑稱。 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“天子進公爵為 魏王” 裴松之 注引《獻帝傳》:“陽平 之役,親擐甲冑,深入險阻,芟夷蝥賊,殄其凶醜。”
《隋書·衛玄傳》:“文昇 率勵義勇,應機響赴,表裡奮擊,摧破凶醜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皇帝為老君修黃籙齋詞》:“今則方命師徒,將平凶醜,猶資道力,俾殄梟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