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ㄔㄚˋ ㄔˊ
拼音 chà chí
⒈ 差錯。
⒉ 意外。
差遲「ㄔㄚˋ ㄔˊ」
⒈ 差錯、錯誤。元·高文秀元·石君寶也作「差池」。
引《澠池會·第四折》:「廉頗多有差遲,今日叩門負荊請罪。」
《秋胡戲妻·第二折》:「肚皮裡淒涼是我舊忍過的飢,休想道半點兒差遲。」
⒈ 差錯。
引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神仙鬼怪》:“今夜三鼓漏點中半,公能獨步至園中,則老兵當有一言授公。苟少差遲,則遂成虛矣。”
元 高文秀 《澠池會》第四折:“廉頗 多有差遲,今日叩門負荊請罪。”
馮德英 《山菊花》第一章:“孩子們有差遲,該管教。”
⒉ 意外。
引元 無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這寸關尺三指脈微沉細,常是寒熱往來,則怕這病候有些差遲。”
《封神演義》第二三回:“我兒,你有差遲,為孃的焉能有命!”
魯迅 《而已集·革命時代的文學》:“一個才子出門遇見一個佳人,兩個人很要好,有一個不才子從中搗亂,生出差遲來,但終於團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