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ㄎㄨㄤˊ ㄍㄨˇ
拼音 kuáng gǔ
⒈ 愚妄無知。多用作自謙之辭。
狂瞽「ㄎㄨㄤˊ ㄍㄨˇ」
⒈ 瞽,膚淺不明事理。狂瞽指狂妄淺薄的言論。多為自謙之詞。
引《漢書·卷七七·何並傳·贊曰》:「諸葛、劉、鄭雖雲狂瞽,有異志焉。」
《南史·卷六九·虞荔傳》:「願將軍少戢雷霆,賒其晷刻,使得盡狂瞽之說,披肝膽之誠,則雖死之日,猶生之年也。」
⒈ 愚妄無知。多用作自謙之辭。
引《漢書·蓋諸葛劉鄭等傳贊》:“諸葛、劉、鄭 雖雲狂瞽,有異志焉。”
《晉書·琅邪悼王煥傳》:“臣至愚至賤,忽求革前之非,可謂狂瞽不知忌諱。”
唐 魏徵 《十漸不克終疏》:“伏願陛下採臣狂瞽之言,參以蒭蕘之議,冀千慮一得。”
《明史·餘珊傳》:“正德 朝,衣冠蒙禍,家國幾空,幸陛下起而收録之。乃未幾而狂瞽之言,一鳴輒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