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蒺藜詞語解釋 / 鐵蒺藜是什麽意思
「鐵蒺藜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ㄊ一ㄝˇ ㄐ一ˊ ㄌ一ˊ

拼音 tiě jí lí

⒈  蒺藜狀的尖銳鐵器。戰時置於路上或水中,用以阻止敵方人馬前進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鐵蒺藜「ㄊ一ㄝˇ ㄐ一ˊ ㄌ一ˊ」

⒈  一種古代軍用的障礙物。以尖銳的三角形鐵片聯綴成串,形若草本植物蒺藜,通常佈置於道路上或淺水中,用以阻止敵人的侵入。

《武備志·兵訣評·六韜·虎韜·軍用》:「狹路微徑張鐵蒺藜,芒高四寸,廣八尺、長六尺以上,千二百具。」
《水滸傳·第四七回》:「更兼死路里,地下埋藏著竹籤、鐵蒺藜。」

⒉  武器名。古代武俠所用的一種金屬帶刺的暗器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蒺藜狀的尖銳鐵器。戰時置於路上或水中,用以阻止敵方人馬前進。

《六韜·軍用》:“狹路微徑,張鐵蒺藜,芒高四寸,廣八寸,長六尺以上,千二百具。”
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戎容兵械·鐵蒺藜》:“諸葛亮 與 司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。亮 卒, 懿 追之。 亮 長史 楊儀 多布鐵蒺藜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六八回:“吳用 止住,便教軍馬就此下寨,四面掘了濠塹,下了鐵蒺藜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鐵字解釋蒺字解釋藜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