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ㄏㄜˊ ㄌㄨㄢˊ
拼音 hé luán
⒈ 古代車上的鈴鐺。掛在車前橫木上稱“和”,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“鸞”。
和鸞「ㄏㄜˊ ㄌㄨㄢˊ」
⒈ 系在車上的鈴鐺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蓼蕭》:「既見君子,鞗革忡忡,和鸞雝雝,萬福攸同。」
《文選·司馬相如·難蜀父老》:「鳴和鸞,揚樂頌。」
⒈ 古代車上的鈴鐺。掛在車前撗木上稱“和”,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“鸞”。
引《詩·小雅·蓼蕭》:“和鸞雝雝,萬福攸同。”
毛 傳:“在軾曰和,在鑣曰鸞。”
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故行步有佩玉之度,登車有和鸞之節。”
宋 陳亮 《酌古論三》:“於是駕以輕車,鳴以和鸞。”
章炳麟 《原儒》:“禮、樂世變易,射、御於今麤粗,無參連白矢交衢和鸞之技,獨書、數仍世益精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