蓂莢詞語解釋 / 蓂莢是什麽意思
「蓂莢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ㄚˊ

拼音 míng jiá

⒈  古代傳說中的瑞草。又名“歷莢”

蓂歷(日曆。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日月,故稱);蓂靈(神話中的瑞木名)

a kind of lucky grass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蓂莢「ㄇ一ㄥˊ ㄐ一ㄚˊ」

⒈  古代傳說中一種表示祥瑞的草。

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蓋蓂莢為難蒔也,故曠世而不覿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。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,每日結一莢;從十六至月終,每日落一莢。所以從莢數多少,可以知道是何日。一名歷莢。

《竹書紀年》捲上:“有草夾階而生,月朔始生一莢,月半而生十五莢;十六日以後,日落一莢,及晦而盡;月小,則一莢焦而不落。名曰蓂莢,一曰歷莢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對俗》:“唐 堯 觀蓂莢以知月。”
唐 杜審言 《晦日宴遊》詩:“日晦隨蓂莢,春情著杏花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先聲》:“請問那幾種祥瑞?[屈指介] 河 出圖, 洛 出書……蓂莢發,芝草生。”

相關漢字解釋

蓂字解釋莢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