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馮閻戰爭詞語解釋 / 蔣馮閻戰爭是什麽意思
「蔣馮閻戰爭」詞語解釋

注音 ㄐ一ㄤˇ ㄈㄥˊ 一ㄢˊ ㄓㄢˋ ㄓㄥ

拼音 jiǎng féng yán zhàn zhēng

⒈  國民黨新軍閥的一次大混戰。1929年,蔣介石為建立獨裁統治加緊排除異己,引起各地方軍閥強烈不滿。1930年3月,閻錫山、馮玉祥、李宗仁三派軍閥共同反蔣,推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。參戰雙方的兵力各有六、七十萬人。5月初,兩軍在商丘、許昌、濟南、長沙一帶展開大戰。因戰線地處中原地區,故又稱“中原大戰”。蔣採取軍事打擊和金錢收買的辦法,削弱和分化了反蔣力量。9月18日,張學良發出擁蔣通電,派兵入關進取平津。閻、李部隊分別敗退山西和廣西。11月4日,閻、馮通電辭職,所部被收編。這次軍閥大戰,雙方共傷亡三十多萬人。

相關漢字解釋

蔣字解釋馮字解釋閻字解釋戰字解釋爭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