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ㄓㄨ ㄇㄛˋ ㄅㄣˇ
拼音 zhū mò běn
⒈ 硃筆和墨筆兼用的稿本。紅黑兩色套印的書本。已發現的最早套印本是蒙古·至元六年(公元1269年)湖北江陵·資福寺刻的無聞和尚《金剛經注》,用紅色印經文和圈,用黑色印注。沿至明末,吳興·閔齊伋、淩濛初兩家所刊諸書,盛用兩色套印,墨印正文,朱印評點。
朱墨本「ㄓㄨ ㄇㄛˋ ㄅㄣˇ」
⒈ 明萬曆間,烏程閔齊伋所刊印的書,用墨色印書文,硃色印圈點及評語,兩色相套,世稱為「朱墨本」,通稱為「閔刻本」。
⒉ 用硃筆和墨筆分別書寫的書稿。
引宋·陸游《老學庵筆記·卷一〇》:「此國史有朱墨本之始也。」
⒈ 硃筆和墨筆兼用的稿本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十:“太宗 時史官 張洎 等撰 太祖 史,凡 太宗 聖諭及史官採摭之事,分為朱墨書以別之,此國史有朱墨本之始也。”
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朱墨史》:“紹聖 中 蔡卞 重修《神宗實録》,用朱黃刪改,每一卷成輒納之禁中,蓋將盡泯其跡,而使新録獨行,所謂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見矣。”
⒉ 紅黑兩色套印的書本。已發現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(公元1269年) 湖 北 江陵 資福寺 刻的 無聞和尚 《金剛經注》,用紅色印經文和圈,用黑色印注。沿至 明 末, 吳興 閔齊伋、凌濛初 兩家所刊諸書,盛用兩色套印,墨印正文,朱印評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