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一ㄢˋ ㄊㄚˇ
拼音 yàn tǎ
⒈ 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下》:“有比丘經行,忽見群雁飛翔,戲言曰:'今日眾僧中食不充,摩訶薩埵宜知是時。'言聲未絶,一雁退飛,當其僧前,投身自殞。比丘見已,具白眾僧,聞者悲感,鹹相謂曰:'如來設法,導誘隨機,我等守愚,遵行漸教……此雁垂誡,誠為明導,宜旌厚德,傳記終古。'於是建窣堵波,式昭遺烈,以彼死雁,瘞其下焉。”後因指佛塔。
⒉ 塔名。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,亦稱大雁塔。系唐高宗為追薦其母而建。今為七層。唐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。明朱國禎《湧幢小品·雁塔》:“塔乃咸陽慈恩寺西浮圖院也。沙門玄奘先起五層。永徽中,武后與王公舍錢重加營造,至七層,四周有纏腰。唐新進士同榜,題名塔上,有行次之列。唐韋、杜、裴、柳之家,兄弟同登,亦有雁行之列。故名'雁塔'。”後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。
英文 Yanta District of Xi’an 西安市[Xi1 an1 Shi4], Shaanxi
雁塔「一ㄢˋ ㄊㄚˇ」
⒈ 座落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。舊有雁塔二座;一在慈恩寺,稱為「大雁塔」;一在薦福寺,稱為「小雁塔」。
⒈ 一本作“鴈塔”。
引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下》:“有比丘經行,忽見群雁飛翔,戲言曰:‘今日眾僧中食不充,摩訶薩埵宜知是時。’言聲未絶,一雁退飛,當其僧前,投身自殞。比丘見已,具白眾僧,聞者悲感,鹹相謂曰:‘ 如來 設法,導誘隨機,我等守愚,遵行漸教……此雁垂誡,誠為明導,宜旌厚德,傳記終古。’於是建窣堵波,式昭遺烈,以彼死雁,瘞其下焉。”
唐 王勃 《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》:“銀龕佛影,遙承雁塔之花。”
唐 元稹 《大雲寺二十韻》:“鶴林縈古道,雁塔沒歸雲。”
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成隙》:“聽寶磬聲傳九衢,看雁塔影掛清溪。”
⒉ 塔名。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,亦稱 大雁塔。系 唐高宗 為追薦其母而建。今為七層。 唐 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。 明 朱國禎 《湧幢小品·雁塔》:“塔乃 咸陽 慈恩寺 西浮圖院也。沙門 玄奘 先起五層。 永徽 中, 武后 與王公捨錢重加營造,至七層,四周有纏腰。 唐 新進士同榜,題名塔上,有行次之列。參見“大雁塔”、“雁塔題名”。
引唐 韋、杜、裴、柳 之家,兄弟同登,亦有雁行之列。故名‘雁塔’。”
後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。 金 郭宣道 《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臺》詩:“關心 雁塔 功名晚,試手烏臺歲月忙。”
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脫難》:“登紫閣題名 雁塔,從今後新風月緊趁逐,舊相思都畢罷。”
清 趙翼 《贈三元錢湘舲》詩:“設令國家更有別科目,不知又領幾次 雁塔 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