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ㄩㄣˋ ㄕㄨ
拼音 yùn shū
⒈ 我國古代按韻編排的字書,現存的韻書大都先分平、上、去、入四聲,再分韻部。
例《廣韻》是一部韻書。
英rhythmic dictionary;
韻書「ㄩㄣˋ ㄕㄨ」
⒈ 將同韻的文字分類編輯的字書。目的在檢查字的音韻。如古代的《廣韻》、現代的《中華新韻》等。
⒈ 分韻編排的字典。為寫作詩、賦、詞、曲者檢索韻字之用。現存韻書,大都先分四聲,再分韻部。凡同聲調、同韻的字為一部,取其中一個字為標目,用反切注音。最早的韻書是 三國 魏 李登 《聲類》、 晉 呂靜 《韻集》,久已亡佚。 隋 陸法言 《切韻》,原書亦不傳。 宋 陳彭年 等著《廣韻》,分韻太繁,不便應試作詩之用。 金 人始併為一百零六韻,即後來所謂“平水韻”。 元、明、清 以來,文人作詩,都以“平水韻”為標準,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