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ㄒㄨㄢ ㄔㄤˋ
拼音 xuān chàng
⒈ 宣揚;傳佈。
⒉ 舒散;抒發。
⒊ 流暢。
⒈ 宣揚;傳佈。
引《詩·大雅·崧高》“四方於宣” 漢 鄭玄 箋:“四方恩澤不至,則往宣暢之。”
《後漢書·順帝紀》:“夷狄叛逆,賦役重數,內外怨曠,惟咎嘆息。其遣光祿大夫案行,宣暢恩澤,惠此下民,勿為煩擾。”
明 王守仁 《答顧東橋書》:“聖學既遠,霸術之傳積漬已深,雖在賢知,皆不免於習染。其所以講明修飾,以求宣暢光復於世者,僅足以增霸者之藩籬,而聖學之門牆遂不復可覩。”
⒉ 舒散;抒發。
引唐 陸贄 《奉天論赦書事條狀》:“宣暢鬱堙,不可不洞開襟抱;洗刷疵垢,不可不盪去瘢痕。”
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聖人知聲音之道,足以感人也,拊石截竹,八音克諧,定其律呂,授以節奏,調攝志氣,宣暢性情,使聞其聲者,油然愉快,遊神宇下,含履中和。”
⒊ 流暢。
引《雲笈七籤》卷三十:“﹝鼻﹞兩孔之下源是死氣之門,元生君嚴固守之,使精神宣暢於百節,血液盈滿於千關。”
明 李贄 《讀律膚說》:“故性格清徹者音調自然宣暢,性格舒徐者音調自然疏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