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ㄕㄚ ㄨㄟ ㄅㄤˋ
拼音 shā wēi bàng
⒈ 舊時為壓倒犯人的氣焰,用棍棒打剛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,叫“打殺威棒”
例先皇太祖武德皇帝聖旨事例,但凡新入流配的人,須先吃一百殺威棒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英awing rod;
殺威棒「ㄕㄚ ㄨㄟ ㄅㄤˋ」
⒈ 一種刑罰。古代犯人收監前,先施以杖刑,意在挫其凶燄,使之懾服,稱為「殺威棒」。
引元·李致遠《還牢末·第二折》:「舊規,犯人入牢,先吃三十殺威棒。」
《醒世恆言·卷三七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「說聲未畢,韋氏已到,按在地上,先打三百殺威棒,打得個皮開肉綻,鮮血迸流。」
成語解釋殺威棒
⒈ 舊時犯人收監前,常先施以棒打,使其懾服,稱“殺威棒”。
引元 關漢卿 《蝴蝶夢》第三折:“別過枷梢來,打三下殺威棒。”
元 李致遠 《還牢末》第二折:“舊規犯人入牢,先吃三十殺威棒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太祖武德皇帝 留下舊制: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。”
⒉ 泛指逼人懾服的毆打。
引元 關漢卿 《救風塵》第一折:“當初 趙 家姐姐勸我不聽,果然進的門來,打了我五十殺威棒。”
《醒世恆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説聲未畢, 韋氏 已到,按在地上,先打三百殺威棒。”
亦稱“殺威棍”。 元 高文秀 《黑旋風》第三折:“牢子云:‘入牢先吃三十殺威棍。’”
《說唐》第七回:“凡有解到罪人,先打一百殺威棍,十人解進,九死一生。”
沈從文 《新與舊》:“尤其是那四十下殺威棍,對於一個劊子手似乎更有意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