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朝國名。在今河南新鄭 一帶。后為韓所滅。
鄭重;慎重
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。——《漢書·王莽傳》
鄭,重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又如:鄭重其事(對某件事持慎重、認真、嚴肅的態度)
姓
周西都畿內地。周宣王封季弟友(桓公)於此。在今陜西華縣境。其后犬戎殺周幽王,桓公死之,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於東都,武公遷居東都畿內,都新鄭,即春秋之鄭國。戰國時為韓所滅。又如:鄭聲(鄭國音樂);鄭風(《詩》十五國風之一);鄭國渠(古代關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)
同本義
至於南鄭。——《穆天子傳》。此舊鄭也。
鄭,京兆縣, 周厲王子 友所封。從邑,奠聲。 宗周之滅, 鄭徙 繒洧之上,今 新鄭是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鄭穆公使視客館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(形聲。從邑,奠聲。從邑,與地名、邦域有關。本義:周代諸侯國名,姬姓)
原指春秋戰國時鄭國的民間音樂,后與所謂雅樂對舉,指與雅樂相背的“淫邪之音”
又如:鄭音(本指春秋時鄭國的音樂,后多指俗樂)
改華服以就紫,變雅音而入鄭。——《惟皇誡德賦》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正切,音?。國名。【釋名】鄭,町也,地多平町町然也。【正字通】鄭本西都畿內地,周宣王封其弟友,是爲鄭。桓公寄孥與賄於虢鄶,其子武公,定平王於東都,因徙其封,施舊號於新邑,是爲新鄭。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。 又南鄭,縣名。今屬陝西漢中府,桓公封邑在畿內,爲西鄭,漢中在京兆之南,故稱南鄭以別之。【一統志】南鄭,古褒國附庸之邑。桓公歿,其民南奔居此,因曰南鄭。 又【廣韻】鄭重,殷勤之意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。 又姓。【集韻】鄭滅於韓,子孫因以國爲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