蹢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ㄉㄧˊ
拼音:
筆劃:18
倉頡:RMYCB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KHUD
簡體:
筆順:豎折橫豎橫豎橫捺橫捺撇豎折橫豎豎折橫
吉凶:
五筆:KHUD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7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dí ]

古指蹄子。

[ zhí ]

同“躑躅”的“躑”。

詳細釋義
蹢 [dí]
〈名〉
  1. 獸蹄

    有豕白蹢,烝涉彼矣。——《詩·小雅》

蹢 [zhí]
〈動〉
  1. 另見 dí

  2. 徘徊

    蹢,住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又如:踣蹢躅(徘徊不進的樣子)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251212141432512251
四角號碼:60127
UniCode:U+8E62
規範編號:8177
首尾分解查字:足啇
漢字部件構造:足亠丷冂十口
粵語:dik1
平水韻:入聲十二錫
康熙字典索引:頁1232第35
故訓彙纂索引:2230|2308.7
康熙字典解釋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直炙切【正韻】直隻切,音擲。【說文】住足也。一曰蹢躅,賈侍中說,足垢也。【博雅】蹢?,跢跦也。【易·垢卦】羸豕孚蹢?。【釋文】蹢?,不靜也。一本作躑。【程傳】跳躑也。又【禮·三年問】蹢?,焉踟躕焉。【釋文】蹢?,不行也。 又【集韻】治革切,音謫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都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歷切,音的。【詩·小雅】有豕白蹢。【傳】蹢,蹄也。【爾雅·釋畜】馬四蹢皆白,首。 又【莊子·徐無鬼】齊人蹢於宋者。【音義】蹢,投也。呈亦反。考證:〔【說文】住足也。一曰,蹢躅。賈待中說,足垢也。〕 謹照原文待中改侍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