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姓。
2.絮叨可厭:這個人嘴真~。你老說那些話,聽著怪~的。
3.窮(跟“富”相對):~農。~民。~苦。
4.用於僧道的自稱:~僧。~道。
5.缺少;不足:~血。
以為貧窮
夫人貧之,竟不商女。——《聊齋志異》
使貧窮 。
如:貧人(使人貧窮);貧心(使心純清。謂不以外物累其心);貧化(在采出的礦石中,有用礦物含量比在礦體中含量低,叫做“貧化”)
僧道、尼姑自謙之稱 。
如:貧僧;貧尼(尼姑對自己的謙稱);貧家(謙稱自己的家)
絮叨可厭 。
如:他的嘴真貧;貧嘴惡舌(話多而尖刻);貧嘴賤舌(形容人說話輕薄);貧嘴餓舌(形容人話多令人討厭)
同本義
楚人貧居。—— 三國魏· 邯鄲淳《笑林》
分貧振窮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四年》。疏:“貧、窮相類。細言,窮困於貧。”
貧者,士之常也。——《說苑·雜言》
貧而無諂。——《論語》
貧,財分少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無財謂之貧。——《莊子·讓王》
家貧,無從致書以觀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強本而節用,則天下不能貧。——《荀子·天論》
又如:貧難(貧苦,困難);貧胎(罵人的話。窮鬼);貧窶(貧苦);貧賤之交(貧困患難中結交的朋友);貧戶(貧窮人家);貧交(貧賤者相交友);貧巷(貧民居住的地方);貧病(又窮又病);貧漢(貧窮的男子)
引申為缺少,不足
富於萬篇,而貧於一字。——劉勰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
又如:貧闕(不足,短缺);貧薄(淺陋,短淺);貧腐(貧乏陳腐);貧微(貧乏微薄);貧寒(貧乏單薄);貧空(謂空無所有);貧辛(貧乏艱澀)
(會意兼形聲。從貝從分,分亦聲。“貝”是古貨幣,一個“貝”還要分開,表示貧困。本義:缺少財物,貧困。與“富”相對)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巾切【正韻】毗賔切,音頻。【說文】財分少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寠,貧也。【註】謂貧陋。【疏】貧者,無財也。【書·洪範】六極,四曰貧。【傳】困於財。【詩·邶風】終寠且貧。【晉語】韓宣子憂貧,叔向賀之。 又【韻補】葉頻眠切,音騈。【歐陽修·送魏主簿詩】士欲見所守,視其居賤貧。何用慰離居,贈子以短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