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ㄉㄡˋ
拼音:
筆劃:10
倉頡:IVJNK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YFND
簡體:
筆順:點、 橫折提、 橫、 豎、 橫撇/橫鉤、 點、 點、 橫、 撇、 點
吉凶:
五筆:YFND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2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dú ]

字的念法;讀音:異~。“長”字有兩~。

[ dòu ]

語句中的停頓。古代誦讀文章,分句和讀,極短的停頓叫讀,稍長的停頓叫句,后來把“讀”寫成“逗”。現代所用逗號就是取這個意義,但分別句逗的標準不同。見〖句讀〗。

詳細釋義
讀 [dú]
〈名〉
  1. 另見 dòu

  2. 文體名。屬於題跋一類。用以記心得於書后,以備遺忘

    題讀始於唐,跋書起於 宋。—— 徐師曾《文體明辨》

〈動〉
  1. 籀書,抽釋理解書的意義

    讀,誦書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相隨觀讀,諷述以談。——《論衡·談天》

    又如:讀法(誦讀法令);讀祝(祭祀時宣讀祈禱文);讀鞫(審判時,宣讀起訴理由)

    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定公元年》

    讀其書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2. 上學 。

    如:讀大學;走讀;半工半讀

  3. 閱讀

    好讀書,不求甚解。——晉· 陶潛《五柳先生傳》

    又如:讀報;默讀(不出聲地讀書);朗讀;讀律(學習法律);讀畫(用心鑒賞繪畫的意境,風格);讀過(讀畢);讀雜志;審讀(審查閱讀)

    則其讀書也必專,而其歸書也必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
    楚人貧居,讀《淮南方》。—— 邯鄲淳《笑林》

  4. 讀,說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二》

    號而讀之也。——《莊子·則陽》

  5. (形聲。從言,賣聲。本義:讀書)

讀 [dòu]
〈名〉
  1. 另見 dú

  2. 語句中的停頓。古代誦讀文章,分句和讀,極短的停頓叫讀,稍長的停頓叫句,今以逗號標志。也作“逗”

    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。——唐· 韓愈《師說》

    援引他經,失其句讀,以無為有,其可閔笑也,不可勝記也。——晉· 何休《春秋公羊注疏序》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,多用男性
筆順編號:4512544134
四角號碼:34784
UniCode:U+8BFB
規範編號:2112
首尾分解查字:讠賣
漢字部件構造:讠十乛頭
粵語:duk6
上古音:屋部定母,dok
閩南語:tau7,thak8,thok8
平水韻:去聲二十六宥·入聲一屋
康熙字典索引:頁1188第18
故訓彙纂索引:2153|2231.4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谷切【正韻】杜谷切,音獨。【說文】誦書也。【徐鍇曰】讀猶瀆也。若四瀆之引水也。【詩·鄘風】中冓之言,不可讀也。【毛傳】抽也。【鄭箋】抽猶出也。【朱傳】誦言也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冬讀書,典書者詔之。 又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疏】《孝經緯》云:祝融之樂曰《屬讀》。 又曲名。【唐書·禮樂志】《讀曲》,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。 又官名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,掌承旨撰集文章,校理經籍。 又姓,見【姓苑】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透切,音豆。義同。【周禮·天官·宮正註】鄭司農讀火絕之。《釋文》徐音豆。又【增韻】句讀,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。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,謂之讀。今祕省挍書式:凡句絕,則點於字之旁讀,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。 又【韻會】通作投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察度於句投。【註】說文曰:逗,止也。投與逗古字通,音豆。投,句之所止也。○按此則讀與逗通。逗又與投通。 又葉亭歷切,音狄。【蘇轍·醉吟庵詩】詩成付與醉中讀,知有淸溪可終日。考證:〔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宮正註】鄭司農讀火絕之。徐音豆。〕 謹按此天官宮正註非小宰註也,謹照原文省小宰二字。俆音豆上增釋文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