蠋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ㄓㄨˊ
拼音:zhú
筆劃:19
倉頡:LIWLI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JLQJ
簡體:
筆順:豎折橫豎橫捺豎折豎豎橫撇折豎折橫豎橫捺
吉凶:
五筆:JLQJ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6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蝴蝶、蛾等的幼蟲,外形像蠶,身體青色。

詳細釋義
蠋 [zhú]
〈名〉
  1. 即毛蟲。蝴蝶或蛾子的伸長狀幼蟲。色青,形似蠶,大如手指

    奔蜂不能化藿蠋,越雞不能伏鵠卵。——《莊子》。成玄英疏:“蠋者,豆中大青蟲”

    又如:蠋繡(蠋蟲蝕木而成的錯雜紋理,謂其有如刺繡,故稱)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2512142522135251214
四角號碼:56127
UniCode:U+880B
規範編號:8222
首尾分解查字:蟲蜀
漢字部件構造:蟲罒勹蟲
粵語:zuk1
上古音:屋部禪三母,zjiok
平水韻:入聲二沃
康熙字典索引:頁1100第08
故訓彙纂索引:2033|2111.9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直錄切【集韻】廚玉切,音躅。躑蠋,蟲名也。【爾雅·釋蟲】蚅,烏蠋。【註】大蟲如指,似蠶。【詩·豳風】蜎蜎者蠋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奔蜂不能化藿蠋。【註】蠋,豆藿中大靑蟲也。 又人名。【戰國策】顏獨,《春秋後語》作王蠋。 又【集韻】尺玉切,音擉。【韻會】殊玉切,音屬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朱欲切,音燭。蝝蠋。 又《詩》蜎蜎者蠋,《唐韻》古音讀汝,葉下野韻。 通作蜀。【詩詁】蜀本從蟲,又加蟲,俗字也。 或作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