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物在冬天潛伏起來,不食不動: ~伏。 入~。
蟲類伏藏洞穴不出
又如:蟄戶(動物藏伏的洞穴)
掌攻蟄獸。——《周禮·穴氏》
喻潛藏而未披露
久蟄之人心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同本義
蟄,靜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蟄蟲始振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孟春》
又如:蟄地(謂潛藏在地下)
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辭下》。虞注:“蟄,潛藏也。”
蟄,藏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形聲。從蟲,執聲。本義:動物冬眠,藏起來不食不動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立切,音?。【說文】藏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蟄,靜也。【疏】藏伏靜處也。【易·繫辭】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【左傳·桓五年】凡祀,啓蟄而郊。【疏】啓蟄,言始發蟄也。【韻會】驚蟄,節名。 又【玉篇】和集也。【詩·周南】宜爾子孫蟄蟄兮。 又【集韻】質入切,音執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蟄蟲始作。郭象讀執。 又【韻會】尺十切【正韻】尺入切,音叱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