蚩字筆順動畫
注音:
拼音:chī
筆劃:10
倉頡:UMLI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BHGJ
簡體:
筆順:豎折/豎彎、 豎、 豎、 橫、 豎、 橫折、 橫、 豎、 橫、 點
吉凶:
五筆:BHGJ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6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1.古又同“媸”。

2.古又同“嗤”。

3.無知;傻。

詳細釋義
蚩 [chī]
〈形〉
  1. 通“媸”。丑陋;丑惡

    孰知辨其蚩妍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壹傳》

    又如:蚩妍(丑與美。同媸妍);蚩鄙(粗野拙劣)

  2. 癡呆,愚蠢

    蚩,癡也。——《釋名》

    又如:蚩駿(癡呆笨拙);蚩佇(魯鈍庸劣);蚩人(愚人);蚩蚩蠢蠢(愚笨蠢動的樣子)

    兒大黠宗室無蚩者。——《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

〈名〉
  1. 同本義

    蚩,蚩蟲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2. (形聲。從蟲,之聲。本義:蚩蟲)

  3. 姓。

    如: 蚩尤

    蚩尤惟始作亂。——《書·呂刑》。馬注:“少昊之末九黎君名。”按, 鄭注:“ 蚩尤霸天下, 黃帝所伐者,學 蚩尤為此者,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,是 黃帝擒於涿鹿者。

  4. 傳說中的一種海獸 。

    如:蚩尾(即鴟尾。古代屋脊上的魚尾形飾物);蚩吻(傳說中的怪獸名)

〈動〉
  1. 通“嗤”。譏笑

    蚩,笑也。——《蒼頡篇》

    終蚩弄而交泄兮,雖近習而不親。——阮籍《獼猴賦》

    他日與蒙會,又蚩辱之。——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

  2. 欺侮

    蚩眩邊鄙。——張衡《西京賦》。注:“侮也。”

    又如:蚩辱(侮辱;欺壓);蚩弄(猶侮弄)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5221251214
四角號碼:22136
UniCode:U+86A9
規範編號:4686
首尾分解查字:山蟲
漢字部件構造:屮一蟲
粵語:ci1
上古音:之部穿三母,thji?
閩南語:chhi1
平水韻:上平四支
康熙字典索引:頁1078第28
故訓彙纂索引:2006|2084.14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赤之切【韻會】充之切,音妛。蟲名。【六書正譌】凡無知者,皆以蚩名之。 又蚩尤,人名。【書·呂】蚩尤惟始作亂。【註】九黎之君,號曰蚩尤。 又星名。【晉書·天文志】蚩尤旗,類彗而後曲,象旗主所見之方下有兵。 又侮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蚩眩邊鄙。 又騃也。【陸機·文賦】姸蚩好惡,可得而言。 又蚩蚩,敦厚貌。【詩·衞風】氓之蚩蚩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蚩氏,蚩尤之後也。 又【集韻】敕豸切,音弛。蟲伸行。【廣韻】從?。【六書正譌】別作媸、嗤,非。【集韻】同蚩。詳蚩字註。蚩字右下從冫不從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