薰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ㄒㄩㄣ
拼音:xūn
筆劃:17
倉頡:THGF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ATGO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豎、 撇、 橫、 豎、 橫折、 點、 撇、 橫、 豎、 橫、 橫、 點、 點、 點、 點
吉凶:
五筆:ATGO
簡體:
异体字:薫蘍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1.薰草,一種香草。

2.“熏(xūn)”的異體字。

3.花草的香氣。

詳細釋義
薰 [xūn]
〈動〉
  1. 感化。潛移默化地受影響 。

    如:薰染(感化,薰陶習染);薰修(佛家語。指修行。因用得修身,好比用香薰衣服,故名)

  2. 燒灼,熏炙

    燎薰爐兮炳明燭。——謝惠連《雪賦》。注:“火煙上出也。”

    薰胥以刑。——《漢書·敘傳》。注:“謂相薰蒸。”

    又如:薰戒(焚香齋戒);薰灼(用煙、火熏烤);薰心(心受熏灼。常形容愁苦)

  3. 以氣味或煙氣烤制物品。通“熏”

    薰以香,自燒,此用其根也。——《漢書·龔勝傳》

    又如:薰魚;薰雞;薰服(香熏的衣服。指妓女或妓樂。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,故名);薰沐(薰香和沐浴。表示虔敬)

  4. 用香物涂身 。

    如:薰沐(以香料涂身而沐浴。表示恭敬潔凈)

〈形〉
  1. 溫和的樣子

    薰然慈仁。——《莊子·天下》。釋義:“溫和貌。”

    又如:薰然(溫和的樣子;和順的樣子)

  2. 和暖,溫和

    蕙風如薰。——左思《魏都賦》。注:“風至之貌也。”

    又如:薰風(柔和的風。指夏季的南風);薰薰(和煦的樣子)

〈名〉
  1. 香草名。即“蕙草”,又名“零陵香”

    浮山有草焉,名曰薰。麻葉而方莖,赤華而黑實,臭如蘼蕪,佩之可以已癘。——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

    又如:薰蕕(薰和蕕。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;比喻美丑、善惡或君子、小人等);薰燧(焚燒香草以取香);薰草(即蕙草。俗名佩蘭)

    腐鼠在壇,燒薰於宮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》

    薰,香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一薰一蕕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

    薰草,蕙草也。——《廣雅》。按,即今零陵香。

    葉曰薰,根曰薰是也。——《離騷》王逸注

  2. 香氣、香味

    陌上草薰——江淹《別賦》。注:“香氣也。”

    又如:薰薰(酒器彌漫的樣子)

  3. (形聲。從艸,熏聲。本義:蕙草)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12231254312114444
四角號碼:44331
UniCode:U+85B0
規範編號:6209
首尾分解查字:艸熏
漢字部件構造:艸千黑
粵語:fan1
閩南語:hun1
平水韻:上平十二文
康熙字典索引:頁1062第46
故訓彙纂索引:1982|2060.7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許云切,音勲。【說文】香草也。【本草註】古人祓除,以此草薰之,故謂之薰。【山海經】浮山有草焉,名曰薰草,佩之巳厲。【左傳·僖四年】一薰一蕕。【前漢·兩龔傳】薰以香自燒。 又【南方草木狀】薰陸香出大秦。 又灼也。【易·艮卦】厲薰心。【爾雅·釋訓】爞爞炎炎,薰也。【註】皆旱熱薰炙人。 又與獯通。【史記·周本紀】薰育戎狄攻之。 又與勳通。【漢·夏承碑】策薰著於王室。 又【韻補】音萱。【黃庭經】沐浴盛潔棄肥薰,入室東向誦玉篇。 又許運切,音訓。義同。考證:〔【漢·夏承碑】帶薰著於王室。〕 謹照原文帶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