菽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ㄕㄨ
拼音:shū
筆劃:11
倉頡:TYFE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AHIC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豎、 豎、 橫、 橫、 豎鉤、 撇、 點、 橫撇/橫鉤、 捺
吉凶:
五筆:AHIC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豆類的總稱:不辨~麥。

詳細釋義
菽 [shū]
〈名〉
  1. ——《春秋·考異郵》

    又如:菽水(指豆和水,指菲薄的飲食,形容生活的清苦;指晚輩對長輩的奉養);菽水藜藿(粗茶淡飯。藜藿:野菜;豆葉);菽乳(即豆腐);菽麥(大豆和麥);菽麥不分(豆、麥不分。亦指是非、好壞不分)

    中原有菽,小民采之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小宛》

    俗孝家家供菽水。——陸游《湖堤暮歸》

  2. 豆類的總稱

    菽者稼最強。古謂之尗,漢謂之豆,今字作菽。菽者,眾豆之總名。然大豆曰菽,豆苗曰霍,小豆則曰荅。”

    尗,豆也。象菽豆生之形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象戴種而出之形,下其根也。一,地也。指事。

    菽草之難殺者也。——《漢書·五行志》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,多用女性
筆順編號:12221123454
四角號碼:44947
UniCode:U+83FD
規範編號:4753
首尾分解查字:艸叔
漢字部件構造:艸上小又
粵語:suk6
上古音:覺部審三母,sjiuk
康熙字典索引:頁1040第14
故訓彙纂索引:1943|2021.1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式竹切,音叔。【物理論】衆豆之總名。【詩·豳風】禾麻菽麥。【春秋·定元年】隕霜殺菽。【註】大豆之苗。《禮·檀弓》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式沼反。【詩·豳風】烹葵及菽。葉下棗韻。 又【篇海】子了切。【集韻】通萩。詳萩字註。 【詩疏】亦作叔。【廣韻】同尗。考證:〔【儀禮註】王公熬豆而食,曰啜菽。〕 謹按儀禮註無此文,查係王肅檀弓註見釋文。今改禮檀弓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