莞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ㄍㄨㄢˇ
拼音:wǎn
筆劃:10
倉頡:TJMU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APFQ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豎、 點、 點、 橫撇/橫鉤、 橫、 橫、 撇、 豎彎鉤
吉凶:
五筆:APFQ
簡體:
异体字:唍萖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wǎn ]

〔莞爾〕微笑的樣子。

[ guǎn ]

用於地名,如東莞(在廣東)。

[ guān ]

俗稱席子草。水蔥一類的植物。

詳細釋義
莞 [wǎn]
〈名〉
  1. 另見 guān

  2. 胃的內腔

    寒氣在胃莞。——《武威漢代醫簡》

〈動〉
  1. 微笑

    又如:莞納(笑納);莞收(笑著收下)

    浙酒二樽,少助待客之需。希莞納,幸甚。——《金瓶梅》

莞 [guān]
〈名〉
  1. (形聲。從艸,完聲。本義:俗名水蔥、席子草。亦指用莞草織的席子)

  2. 另見 guǎn;wǎn

  3. 同本義 ,植於水田,又名水蔥(Scirpus tabernaemontani ),莖高五六尺,可織席,葉小如鱗片,花黃綠色。一名“小蒲”。

    如:莞蒲(蒲草);莞席(莞草編織的席子);莞蕈(草制之席及竹制之席);莞蒻(莞和蒻是兩種編席的蒲草。借指用蒲草編的草席)?

莞 [guǎn]
  1. 另見 guān;wǎn

  2. ——“東莞”(Dōngguǎn):市名,在廣東省東江下游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1224451135
四角號碼:44212
UniCode:U+839E
規範編號:4444
首尾分解查字:艸完
漢字部件構造:艸宀二兒
粵語:gun1
閩南語:ian5
平水韻:上平十四寒·上聲十四旱·上聲十五潸
康熙字典索引:頁1034第20
故訓彙纂索引:1939|2017.2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胡官切,音桓。【說文】草也,可爲席。【詩·小雅】下莞上簟。【箋】小蒲之席也。【爾雅·釋草】莞,苻蘺。【註】白蒲,一名苻蘺,楚謂之莞蒲。【禮·禮器】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莞蒲爲席。【註】莞,今謂之蔥蒲。 又姓。【晉書·武帝紀】吳將莞恭。 又【集韻】沽還切,音關。義同。 又古丸切,音官。【韻會】亦莞蒲也。 又東莞,地名。【史記註】東莞在瑯邪。【綱目集覽】今沂州沂水縣,古東莞也。【方輿勝覽】廣州路有東莞縣。 又谷名。【水經注】高都縣有莞谷。 又戸板切,音皖。【論語】夫子莞爾而笑。【何晏註】莞爾,小笑貌。 又【韻補】圭園切。【韓愈詩】欲不出納,以堙其源。空堂幽幽,有秸有莞。 【六書故】作。【篇海】作。考證:〔【詩·小雅】上莞下簟。〕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