臑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ㄦˊ
拼音:nào
筆劃:18
倉頡:BMBB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EFDJ
簡體:
筆順:撇折橫橫橫捺折豎捺捺捺捺橫撇豎折豎豎
吉凶:
五筆:EFDJ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4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古書上指牲畜的前肢。

詳細釋義
臑 [nào]
〈動〉
  1. 通“臑”。煮

    鼎臑盈望,致和芳只。——屈原《大招》

〈名〉
  1. 牲畜前肢的上部

   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。——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

  2. 按,臂上也。羊豕曰臑,在人曰肱。

    折肩肋肺臑。——《儀禮·鄉射禮記》

    肩臂臑。——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。注:“肱骨。”

  3. 人的上肢。亦指臂之羊矢穴 ?臑,臂羊矢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351114524444132522
四角號碼:71227
UniCode:U+81D1
規範編號:8195
首尾分解查字:月需
漢字部件構造:月雨而
粵語:ji4
平水韻:上平七虞·下平四豪
康熙字典索引:頁997第10
故訓彙纂索引:1875|1953.2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那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到切【正韻】奴報切,音。【說文】臂羊矢也。【徐曰】按史記,龜前臑骨,帶之入山林不迷。蓋骨形象羊矢,因名之。【廣韻】臂節。【韻會】肩腳也。【儀禮·鄕射禮】折脊脅肺臑。【禮·少儀】大牢,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。【疏】臂臑謂肩腳也。【史記·龜筴傳】取前足臑骨,穿佩之。【註】臑臂。 又【說文長箋】黃蹢躅,一名臑羊華。 又【集韻】奴刀切,音夔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人之切,音而。與胹同。爛也。秦晉之郊謂熟曰胹。【枚乗·七發】熊蹯之臑。【註】臑,音而,熟也。【宋玉·招魂】肥牛之腱,臑若芳些。【註】臑若,熟爛也。 又【集韻】五管切,音輐。體燠也。 又【集韻】昏困切,音?。肉醢。 又【集韻】汝朱切【正韻】如朱切,音儒。【廣韻】耎貌。【集韻】肱骨也。一曰衣名。襦者,本取臑義。